近日,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智汇两岸、强基赋能——海峡两岸创新医疗交流大会”传出消息:近年来,海峡两岸医疗机构在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远程医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上携手并进,助力两岸医疗科技进步、共同推动“健康中国”早日实现。
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在会上介绍:复旦大学如今通过构建从资金支持、平台载体、技术研发、产业生态、人才培养等全周期、系统性、多层次的创新支撑生态,在医药科技领域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赋能。未来还将通过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为医疗行业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已在医疗行业中的较广泛应用,并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从影像诊断、病历管理、患者服务到医学创新研究等多方位赋能医疗行业,提升了疗效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别是在精准医疗、患者服务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尚未形成良好生态。”在中山医院,不仅通过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医院内部管理的效率,还加强了医疗服务的精准性与便捷性。医院规划的“1+2+3+4”智慧医院的中山模式:即1站式服务、2个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3个定位(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4重数字孪生(患者孪生、医生孪生、院区孪生管理孪生)构筑数字化智能化医疗服务平台,打造医疗服务新生态的愿景正在稳步推进实施中。
AI技术的引入使台湾医疗机构在偏远地区能够迅速进行疾病筛查和风险识别,大大提高了医疗响应的速度与准确性。花莲慈济医学中心院长林欣荣举例,无人机物流技术解决了偏远地区道路不通的问题,医疗物资、药品和急救物资可在10分钟内送达,极大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时效性。此外,健康户口名簿的建立对推动偏乡医疗改革至关重要,它整合了居民的健康数据,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精准支持。
儿科医学需要聚焦技术发展,尤其是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王艺介绍:通过与中山医院的合作,儿科将借鉴成人医学的先进技术,推动跨学科的融合发展。她特别强调了多学科整合、人才梯队建设和质量安全保障在儿科能力提升中的重要性,并呼吁通过创新机制和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儿科专科能力的提升,助力儿童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而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通过互联网医疗建设,从1.0到2.0再到3.0医院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推进,目标是打造一个智能化、无边界的医疗服务体系,满足患者的多层次需求。院长周行涛表示,互联网医疗平台在专科医院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眼科、耳鼻喉科领域的技术创新。通过AI技术的辅助,医院实现了诊疗效率的提升,患者能够获得更快捷、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与大陆一样,台湾通过强化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可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基层医疗体系的健康发展。台湾中华安养照护协会理事长楼迎统说,随着全球化、老龄化和儿童出生人口减少问题的加剧,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能力,已成为保障医疗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医疗教育融合现代科技,采用个性化学习平台与模拟训练等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过医学教育不仅应注重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医务人员的同理心与沟通能力,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关怀。
现代医疗及管理协会副理事长纪淑静提出,医护人员需加强伦理与法律认知,确保病人权益得到保护,“AI虽然能大幅提升医疗服务,但也存在潜在风险。在拥抱AI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评估其对医疗行业的影响,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
此次大会由台湾中华卫生医疗协会和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大健康行业工作委员会支持,合富医疗集团承办。大会邀请了来自两岸的医疗专家、医院管理者及政策研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医院运营管理、高质量专科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
股票小账户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