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来自中国的赛车驶上了世界最艰难的赛道之一——纽博格林北环。这条总长超过25公里、号称“绿色地狱”的经典赛道,如今首次见证了中国品牌的全力一搏。领克03 TCR,在闫闯、张志强、王日昇三位中国车手的操控下,出现在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的起跑线上。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比赛,更是一次对中国赛车工业体系化、全球化能力的集中展示。从TCR China的赛道积淀,到全球耐力赛的核心舞台,领克的这一跨越,意味着中国赛车运动正向更高层次跃升。对中国品牌而言,跑完这条赛道,比成绩本身更重要的,是完成一次“是否具备世界级能力”的终极测试。
挑战极限:坚持完赛就是最高荣誉
在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上,速度从来不是唯一标准。与短途冲刺不同,这项赛事真正考验的是一支车队的全方位素质——从赛车的结构稳定性,到车手的体能、心理素质,再到团队协作和维修响应的每一秒钟。2024年这届赛事由于极端天气导致14小时暂停,最终仍有三成赛车因机械或事故原因退赛。在这样的背景下,领克03 TCR凭借出色的适应性与耐力表现,坚持完成赛事每一圈。这是一次全周期耐力战,也是一次中国品牌面向世界舞台的自我证明:不是简单地追求“快”,而是在复杂环境中追求“稳”,是从速度冠军向全面技术能力的过渡。这场耐力战,更多是在验证一种能力:面对全球最严酷的比赛环境,中国赛车能否“撑到最后”。
累积十年,只为这一次出发
十几年前,中国赛车还在为站上世界舞台努力铺路。F1、WRC、勒芒,这些世界级赛事的直播,更多是中国车迷夜晚追看的目标,而非中国品牌能登场的舞台。而今天,三位中国车手,驾驶着由中国品牌自主研发调校的领克03 TCR赛车,站在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的正赛赛道上,代表的不仅是一次参赛,更是一段历史的转折点。领克自2019年进入WTCR后,已先后斩获六个世界冠军,其深耕汽车运动的体系逐渐成型。从TCR China到WTCR再到车主赛事、电竞平台和青少年卡丁车梯队,领克以完整的赛事路径为基础,培育出从民间车迷到专业车手的“选手生态”。这不是一次偶然的登场,而是整个系统化建设多年后的必然结果。
从赛道技术到产品体验的桥梁
纽博格林赛场上的那辆03 TCR并不是特制孤本。它的量产化延伸版本——领克03+TCR Cyan,是一次将赛道经验复制到公路场景的尝试。这款车由Cyan Racing参与调校,搭载Drive-E 2.0TD T6 EVO双增压引擎,最大输出350马力,峰值扭矩达到450N·m,并采用新开发的8AT竞速变速箱。空气动力学方面,Cyan Racing设计的空力套件可带来最高184KG的净下压力,车身大面积碳纤维减重近150KG,充分体现了“赛道性能公路化”的思路。宁波赛道的5圈连续冲刺测试中,这款车仍保持动力无衰减表现,真正让用户体验到耐力赛事中所追求的“稳定输出”。对领克而言,这不止是做一辆快车,更是试图构建一条技术沉淀向用户传导的路径。
一个起点,而非终点
当领克03 TCR驶过纽博格林终点线时,无论成绩如何,它都已经完成了一个更重要的使命:让“来自中国的赛车”成为全球赛事中的一部分。这是一次从TCR China走向世界赛场的主动进攻,也是一种能力验证:面对复杂赛事,中国制造不是短期爆发,而是体系支撑下的长期可持续竞争力。尽管距离全面领先还有距离,但这一次出征,已然标注出中国性能车的坐标。
更重要的是,领克并未止步于一次赛事参与,而是将赛车运动作为品牌能力长期建设的一部分。从车手培养、赛事运营到技术反哺产品的完整链条,正在成为中国性能车文化的源动力。而在这条路上,领克03 TCR不是终点,更像是中国赛车故事的第一页。未来,还有更多中国赛车将出现在更多顶级舞台,跑得更快、站得更久,也走得更远。
股票小账户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